客服热线:021-31012552

买零食算“公摊”这不是营销正道

   2024-01-02 钱江晚报 154 0
核心提示:公摊面积,这个原本用于描述房地产中公用区域的概念,现在被网友用来形容零食包装中的无用部分。近日,零食“公摊面积越来越大”再度引发关注。  据报道,一些商家为了让商品显得更加“有料”,可谓煞费苦心:看似

公摊面积,这个原本用于描述房地产中公用区域的概念,现在被网友用来形容零食包装中的无用部分。近日,零食“公摊面积越来越大”再度引发关注。

  据报道,一些商家为了让商品显得更加“有料”,可谓煞费苦心:看似三等分的饼干,打开盒子发现中间凹进去一块;一片分装的海苔里垫有大包干燥剂;一箱装的牛奶仅有5小盒,剩余两倍空间用纸板填充……这种包装被大量网友吐槽,称感觉受到了欺骗和糊弄。

  零食,是许多人生活中的小确幸。打开看似包装得十分饱满的零食,却发现里面的内容少得可怜,该有的地方凹进去,不该有的地方又凸出来,这种“无法使用的部分”显然太多了。吃个零食还得为“公摊面积”买单,消费者当然不乐意。

  零食“公摊面积”之所以越来越大,主要是源于商家在市场竞争、成本压力之下的趋利选择。尤其是零食消费总体价格不高,顾客对单纯的提价较为敏感。为了降低成本,抬高利润空间,商家往往通过包装引导购买,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品附加值。此外,部分消费者追求华丽包装的心理,也促使包装严重夸大商品实际分量的现象加剧。

  这些非必要的零食包装,不仅会在视觉上错误引导顾客,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,还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,增加废弃物污染环境。有权威数据显示,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约有30%至40%是包装废弃物,其中大部分就来自过度包装。而且,商家竞相比拼过度包装,迎合消费者的面子心态和攀比心理。长此以往,卖产品异化为卖包装,难免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。
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河北省食品监测中心携手汇安路社区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

上一篇:

全国秋粮收购超1亿吨

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1712326302@qq.com
0相关评论